“中国建设银行,建设其他银行”、“穷的只剩存款了,借钱给其他行过日子”、“零售看招行,同业看兴业,小微看民生”……本文简析18家银行各自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,有没有你正在关注的那一家?特别提醒,作为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,长期与千家银行保持深度业务合作关系,欲知晓更多银行贷款信息,可详询融资顾问。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各银行特点,希望你能喜欢!
工行:80年代之前,全国只有个人民银行,后来陆续分开形成各银行。目前工行的业务、管理水平、战略、执行力、员工素质等整体领先其他银行。尤其是IT系统,甩其他行几条街。
农行:一直在学工行,但三农包袱太重,员工最多。最近几年同业冲的很猛,一直是最大的作市商。在长三角一带发展不错。四大行排老三。
中行:早期是外汇专业性银行,金融危机后向国内收缩资产,管理能力、客户基础是四大行里最弱的,尤其是it系统。外汇业务仍然有一定优势,但在境外布局上的优势也被工行慢慢赶上。
建行:一直是四大行里的好学生,仅次于工行,各项业务很稳健,得益于王,出了不少领导,有“中国建设银行,建设其他银行”说法。
交行:很尴尬的位置,整体形势略好于股份行,但离上面的四大行差距太大。总行在上海,优势也有限。被招行、兴业等超越似乎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以下是股份制银行:
招行:零售业务上的优势远远领先,整体风格偏保守,管理水平业内领先。今年来自建行的田行长上任后,风格开始激进,同业票据做了不少。
民生:董事长董文标是个牛人,是银行圈里的狼,七年前实行事业部制度,五年前开始小微企业,现在开始做社区银行,屡次领行业风气。同业业务仅做票据,风险小。企业文化激进,少人情味。
兴业:同业之王,但笔者觉得被高估了,内部管理、IT系统、人员素质都是二流。
中信:背靠中信集团,闷声发大财,股份行里最像国企的银行,对公业务实力较强。但从建行来的朱行长大力推零售。
浦发:上海滩发展起来的,风格激进,但创新比不上民生,优势也在对公,营销很猛。
光大:总行管理水平不错,但内耗严重,各分行整体发展一般,属于有心无力那种类型的,历史包袱比较重。
华夏:首钢财务公司出身,整体较弱,没特点。
平安:只说早期的深发展,多好的底子被外方股东糟蹋了,据说纽曼当董事长期间,数年中未做任何重大决策,被平安收购后有起色,前途看好。
广发:无甚特点。
恒丰银行:号称股份制,但目前似乎连信用卡业务都没有。
以下说特殊的几个行:
国开行:做平台贷款出身的,最近几年开始做特定行业,不需要拉存款,员工最滋润的银行。
邮储:穷的只剩存款了,借钱给其他行过日子。
城商行基本上大同小异,发展的好坏严重依赖于娘家是谁,北京银行的规模已经超过几个股份制了,但管理水平上整体较差。
以上就是关于多家银行特点的相关介绍,希望小编的内容能帮到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