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贷款、融资都是个普遍的现象,大家都了解怎么去贷款,可是在贷款的时候,大家都了解贷款的定价是怎么定的吗?那些贷款时交的费用都有哪些?这些估计很少人知道吧,下面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。希望你能喜欢!
在宏观经济运行中,影响贷款利率一般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。从微观层面上考察,在贷款业务的实际操作中,银行作为贷款供给方所应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
1、贷款成本
银行提供信贷产品的资金成本与经营成本。如前所述,资金成本有历史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两个不同的口径,后者更宜作为贷款的定价基础。而经营成本则是银行因贷前调查、分析、评估和贷后跟踪监测等所耗费直接或间接费用。
2、贷款的风险含量
信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,只是程度不同,银行需要在预测贷款风险的基础上为其承担的违约风险索取补偿。
3、贷款的期限
不同期限的贷款适用的利率档次不同。贷款期限越长,流动性越差,且利率走势、借款人财务状况等不确定因素愈多,贷款价格中应该反映相对较高的期限风险溢价。
银行的目标盈利水平在保证贷款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下,银行会力求使贷款收益率达到或高于目标收益率。
4、金融市场竞争态势
银行应比较同业的贷款价格水平,将其作为本行贷款定价的参考。
5、银行与客户的整体关系
贷款通常是银行维系客户关系的支撑点,故银行贷款定价还应该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。
6、存款补偿余额
银行有时会要求借款人保持一定的存款余额,即存款补偿余额,以此作为发放贷款的附加条件。存款补偿余额实际上是一种隐含贷款价格,故而与贷款利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。银行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,开发出了若干贷款定价方法,每种方法体现着不同的定价策略。
贷款本身也是有价格的,而贷款价格怎么定?就是从这些方面进行考量的。贷款本身就是为了帮助借款者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,当借款者出现了问题之后,贷款本身也是同样受到了波及的。
以上就是关于银行作为贷款供给方所应考虑的因素介绍,希望小编的内容能帮到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