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信记录查多了影响贷款?有人说,如果一个人的信用报告短期频繁被多家放贷机构以“贷款审批”等原因查询,可能会影响以后贷款。
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反映,其信用报告莫名其妙地被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以“贷款审批”的理由进行查询,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办理任何贷款产品,只是点击了这些第三方理财机构App上的一些按键;有消息称征信记录查多了会影响贷款申请,这是真的吗?
被放贷机构查询或会产生影响
查询记录是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的内容之一,展示过去2年内,何人何时因何种原因查过信息主体的信用报告,主要分为两类,一是放贷机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,二是本人查询自身信用报告。
查询记录是放贷机构做出授信决策的一项参考依据。如果一个人的信用报告短期频繁被多家放贷机构以“贷款审批”、“信用卡审批”等原因查询,且信用报告显示其从未和这些放贷机构发生业务关系,可能放贷机构会认为此人迫切需要贷款又得不到,违约风险较高,会谨慎放贷。不过如果是个人自己查询,就不会有影响。
根据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第十七条规定“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”,对于一般市民来说,一年两次信用报告查询足以掌握自身的信用状况,本人也应适度查询。
个人如何查询自己的征信呢
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有现场查询和网络查询两种方式。
网络查询一是互联网查询,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“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”(https://ipcrs.pbccrc.org.cn/),完成身份验证和申请审核后即可查询个人信用信息。二是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查询,不过目前网银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尚在验证试用阶段。
如果市民认为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、遗漏的,可向人民银行征信部门或报送该信息的放贷机构提出异议申请,要求更正。经业务经办机构核查,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、遗漏的,应当予以更正。
延伸:关于个人征信 你必知这些事
征信报告里只要出现这两字 你就悲剧了
征信必须这样保护 才能顺利批贷!
很多行为会影响我们的信用纪录!一不小心就上征信黑名单
个人征信查询步骤详解 不用再跑银行